长安信托:“后资管新规”时代,家族信托进入“快车道”

“虽然信托资产结构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转型初见成效,但信托业务创新急需找到新出路。”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的提案的呼吁,今年全国两会,关于《信托法》修改完善、信托行业转型以及家族信托等议题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一、回归信托本源,家族信托迎发展机遇

信托作为一种法律关系,具备资产隔离、财富管理的功能,信托公司发展家族信托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也是回归本源的重要体现。家族信托在我国的首次尝试始于2012年,迄今也只是十余年的历程,但其业务发展迅猛。

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约为3100亿元,连续6个季度上升;存续家族信托个数约为1.5万个;68家信托公司中有59家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

同时,随着“创一代”年龄增长,未来10-20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财富代际传承。叠加后疫情时代和中国经济稳步恢复的大背景,高净值人群及财富规模继续增长,都对家族信托产品迭代升级提出了需求——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编著的《2021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保证财富安全”与“财富传承”成为高净值人群主要财富目标,从需求端推动了家族信托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供给创新和需求旺盛的“双管齐下”,众多信托公司尤其是头部梯队机构加大了投入力度,家族信托服务能力普遍提升。比如,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长安信托早在2013年正式启动家族信托业务,近年来更是不断研发、优化家族信托服务。截至目前,其家族信托业务存续规模已过百亿元。

家族信托属于专业服务型的业务,通常涉及顶层法律架构的搭建、复合型信托财产的交付和管理以及复杂的财富传承解决方案设计、配置等问题,对信托公司来说,需要专业、高效的团队和机制。

还是以长安信托的实践为例,经过近10年的业务积淀,长安信托已组建起一支涵盖法律、税务、金融领域精英人才的专业团队,将家族传承服务覆盖财富安全、增值与投行服务、CRS税务规划、家族传承服务、全球资产管理、家族慈善、家族治理与事务管理等诸多领域。

二、创新服务,满足多元化的进阶需求

家族信托的核心功能是满足高净值客户关于风险隔离、财富传承方面的需求。根据2021年中国信托业协会课题组对43家信托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家族信托客户已逐步由过去的财产保值增值转向了代际传承,从早期的打理财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到更关注传承、家族财产规划和安排、资产隔离、遗嘱替代、慈善公益等各个方面。

据此,为应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信托公司也在不断创新、进化。作为国内家族信托实践的推动者,长安信托显然在多方面领跑同业。例如,长安信托是国内第一家成立家族信托事业部,并作为公司一级部门组件团队管理运作的信托公司;是信托行业内率先完成端到端搭建家族信托业务完整组织架构的公司……

三、为信托行业转型提供更多政策、制度支持

纵观家族信托近年来的发展,在以长安信托为代表的信托机构锐意进取的努力下,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及服务创新的步伐也越迈越大,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典型的问题体现在,需要政策、法律层面支持信托资产在极端情况下的隔离保护,以及信托登记、税收等制度的完善。现实中,不少家族信托业务仍面临不动产与企业股权等资产难以非交易过户,税收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族信托的功能发挥,也对民营企业家财富管理与传承造成了“困局”。

可喜的是,无论是监管、行业还是社会已经开始行动。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2021年全国两会就曾提案建议,从修订信托法、建立与家族信托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出台信托法司法解释以及加强监管等四方面完善信托制度,促进推行家族信托。而在2021年12月初,该提案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详尽答复。业内人士认为,人民银行的答复,为家族信托业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引领性方向。

信托业的转型发展更离不开行业从业者的突破和指引。在家族信托领域,近年来,长安信托一直把这一领域作为一项战略业务进行投入,并逐步形成了具备专业化、集约化、平台化以及数字化的支撑系统,为客户提供风险、税务、信贷、投资等方面的定制化方案,助力客户实现财产规划、风险隔离、子女教育、公益慈善等全方位内容。

——END

(来源:长安信托 / 图片:原创)